當前,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面臨能源安全、環境污染、氣候變化等諸多挑戰。應對這些挑戰的關鍵是加快推進能源革命和能源轉型,推動能源生產、消費向清潔化、低碳化方向發展。全球能源互聯網將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清潔、可持續的能源供應,全面推進“兩個替代”,統籌全球能源資源開發、配置和利用。
劉振亞的《全球能源互聯網》一書對全球能源問題的解決方案做了詳細闡述。一方面基于全球能源供需、經濟發展、地理環境與生態,并且站在總體效益角度,用數據說話,分析了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分步實施;另一方面,該書從全球的角度來考慮能源未來最優開發和利用的問題,為整個世界指出了未來能源發展的方向和理想目標,全球能源互聯勢在必行。
“兩個替代”促進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從能源利用角度講,石油、煤炭等資源皆為一次能源,使用會產生污染,而電力是二次能源,能夠由清潔能源轉化而來。因此,需要大力推進“兩個替代”。“兩個替代”體現了閉環設計的思路:從終端消費看,逐步以電替代化石能源,提高電氣化水平;從供應端看,發展足夠數量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逐步替代化石能源發電,滿足不斷增長的電力終端消費。
樹立全球能源觀,推動全球能源互聯。要樹立全球能源觀,以全球視野、歷史視角、前瞻思維、系統方法研究解決能源問題,轉變能源發展方式,統籌能源與政治、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全球能源格局將由各國分散的能源市場逐步向全球化能源市場轉變,進而促進能源生產全球化、能源貿易全球化,以及能源金融全球化的發展。全球能源互聯網可以有效解決全球能源資源分布和市場需求嚴重失衡的問題。
“特高壓電網+泛在智能電網+清潔能源”提高電力能源配置效率。全球能源互聯網能夠實現全球范圍內的資源最優配置,降低能源生產成本,促進能源技術更新,避免能源浪費。在全球范圍內,僅從電力方面來看,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一方面可實現東半球與西半球負荷時差互補,另一方面可實現南半球與北半球季節負荷互補,提高電力能源配置效率和效益。劉振亞先生提出的“跨洲特高壓骨干網架”為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開發和優化配置提供了一種思路和解決方案。
全球能源互聯網是一項集能源技術變革、政策措施完善、生產消費模式與價值觀轉變的巨大系統工程,涉及能源產業與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從系統設計到能源互聯技術的實現還存在亟須解決的問題。
一、需要在區域建立能源互聯網。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建立是將能源傳輸“點對點”模式變革為“網對網”傳輸模式,這不僅是技術的革命,更是一場觀念的革命。這就需要先在區域建立能源互聯網。歐亞、美洲、非洲大陸的鄰國和主要經濟體間已開展廣泛的電網互聯設想和實踐。“一帶一路”建設中,能源互聯也是重要支撐,將會是連接歐亞非的重要能源橋梁。
二、需要統籌規劃與設計。從世界范圍來看,清潔能源與能源消費都呈逆向分布,因此要實現全球清潔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利用,必須解決清潔能源電力在全球范圍內優化配置的難題,需要明確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思路以及整體結構框架,針對世界能源分布特點、用能情況及經濟社會條件,建立全球能源互聯網絡體系。
三、需要集中研究能源互聯網中的關鍵技術問題。在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構想下,為滿足新能源的大規模輸送和安全消納,應盡快開展全球能源互聯網中信息交互技術、智能電網控制和調度技術以及分布式電源協同控制技術等先進關鍵技術,給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提供更為有力的技術支撐和儲備。
四、需要加強國際能源合作。聯合國大會將2014~2024年定為“人人享有可持續能源十年”,清潔能源正逐步主導世界能源格局,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構建需各國和地區緊密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管理方面,由相關國際組織牽頭,抽調管理專家擔任項目人員,組成全球能源互聯網項目組;資源配置方面,發揮各國能源技術優勢,各國負責自身在能源領域的優勢項目,利用各自的能源技術優勢共建全球能源互聯網。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特別強調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實現開放條件下的能源安全。全球能源互聯網的目標是建立新的能源利用體系,將推動全球能源產業生產、運輸、消費及相關政策措施變革。因此,我國需抓住這一重要發展契機,積極探索構建國際能源合作的新體系。相信《全球能源互聯網》一書提出的創新思路將在推動中國能源革命及國際合作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也將會為推動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