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中電聯在京召開2018年全國電力行業統計與分析工作會議,同期對外發布了《2017-2018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秷蟾妗凤@示,2017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為6.3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6%;考慮2017年較高基數,預計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長5.5%左右。
2017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延續總體寬松態勢,各區域間供需形勢差異較為明顯。華北區域電力供需平衡偏緊,華中區域電力供需基本平衡,華東和南方區域電力供需平衡有余,東北和西北區域電力供應能力富余較多。全國全社會用電量6.3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6%,增速同比提高1.6個百分點。
《報告》指出,第二產業用電平穩增長,服務業用電持續快速增長,高技術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用電高速增長,工業、交通、居民生活等領域電能替代成效明顯,均是2017年用電量增長較快的原因。此外,2017年夏季長時間的極端高溫天氣,也拉動了用電量快速增長,2017年第三季度用電量增速達到7.8%。
2017年,電力結構持續優化,清潔化趨勢明顯。截至2017年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17.8億千瓦,同比增長7.6%。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6.9億千瓦,占總發電裝機容量的比重為38.7%,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全年新增發電裝機容量13372萬千瓦,非化石能源裝機占到67.2%。中電聯行業發展與環境資源部副主任張琳指出:“2017年,全國主要發電企業煤電建設投資同比下降約39%,在控制增量、優化存量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效果。”
通過政府和電力企業等多方共同努力,棄風棄光問題得到明顯改善。2017年,全國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3786小時,與上年大體持平。由于水電發電量增速較低,火電、核電設備利用小時同比均略有提高。全國并網風電、太陽能發電設備利用小時分別達到1948、1204小時,同比分別提高203、74小時,西北區域風電、太陽能發電設備利用小時分別提高380小時和146小時。
《報告》預測,2018年電力消費仍將延續2017年的平穩較快增長水平,在平水年、沒有大范圍極端氣溫影響情況下,預計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長5.5%左右。中電聯副秘書長安洪光表示,盡管用電量保持較快增長,電力消費彈性系數(即用電量增速與GDP增速之比)超過1的可能性仍不大。“不同行業的電力消耗強度有差別。近年來,新動能轉化、新業態發展等結構調整,都會對電力消費數據造成較大影響。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沒有變,在不考慮極端氣候情況下,現階段電力消費增速難以超過GDP增速。”
根據《報告》,預計2018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9.0億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達到7.6億千瓦,占總裝機比重將由2017年的38.7%上升至40%左右。預計煤電裝機容量10.2億千瓦、占全國裝機比重53.6%,比2017年底降低1.5個百分點。
針對今年電力供需形勢,《報告》預計2018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寬松、部分地區富余,局部地區用電高峰時段電力供需偏緊。分區域看,東北、西北區域預計電力供應能力富余較多;華東、華中區域預計電力供需總體平衡,少數省份在迎峰度夏、度冬用電高峰時段供需偏緊;華北區域預計電力供需總體平衡,河北南網電力供需偏緊;南方區域預計電力供需總體平衡,但省級電網間平衡差異將較為突出。
在《報告》發布會上,煤電行業嚴峻的經營和保供形勢成為整體電力供需情況外的另一重點話題。
“截至1月30日,六大沿海主力發電集團電煤庫存降至887萬噸,可用天數不足11天;位于湖北、貴州等內地省份的部分電廠,電煤可用天數僅為2至3天。”中電聯行業發展與環境資源部副主任葉春表示,“南方多輪強降雪和低溫天氣、春節放假、環保安全檢查等,都對電煤供應形成了較大壓力。與此同時,1月26日發布的中國沿海電煤采購價格指數(CECI沿海指數)中,5500大卡現貨成交價已達744元/噸,煤電行業正面臨巨額虧損。”
《報告》指出,2017年,煤炭消耗需求增長超預期,煤炭行業去產能超進度,煤炭產量增加不足,煤炭市場供應量小于消費量,導致電煤供應持續偏緊。相關部門多措并舉增加電煤供給,供需形勢有所緩和。2017年全年絕大多數時間內,電煤價格處于“紅色區間”運行。初步測算,2017年全國煤電企業因電煤價格上漲導致電煤采購成本比2016年提高2000億元左右。
為此,中電聯建議,要多措并舉保障電煤市場的供需平衡和穩定供應,全面梳理全國煤炭有效產能、產量, 鼓勵符合安全、高效、環保的先進煤企釋放產能,加快審批投產一批合規項目,增強保障能力,保障電煤市場的供需平衡和穩定供應。同時,繼續優化進口煤政策,加強運力協調,做好鐵路運力的保障協調和各港口資源配置協調。著力解決掣肘電力企業經營關鍵問題,切實提高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和活力。盡快引導電煤價格下調至綠色區間,有效降低持續居高不下的燃料成本,以緩解煤電企業經營困境并提高行業貫徹落實中央降電價要求的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