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樹價格一年瘋漲萬元 花卉苗木種出錦繡“錢”程
- 發布時間:2019-03-11
- 發布者: 本站
- 來源: 本站
- 閱讀量:
還記得秋風乍起時那一地金黃色的溫柔嗎?銀杏葉子在空中舞蹈,儼然成為城市里的一道風景線。除了省城徽州大道和逍遙津公園等地外,大房郢、董鋪水庫周邊也將現千畝銀杏園,可你知道嗎?這千畝銀杏園計劃栽苗20萬株,每株價格150元以上,項目建設總投資在5000多萬元。據一家苗木公司的負責人透露,從去年開始,銀杏漲瘋了,以直徑30厘米的為例,去年上半年每棵售價1.5萬,今年則要2.5-3萬了,“不光是銀杏,其他苗木也是漲得多跌得少,特別是大規格或者珍稀品種?!?br />
近日,記者趕赴“中國苗木之鄉”肥西三崗村,試圖探尋苗木價格瘋漲背后的行業“脈搏”。
1、苗木之瘋:一年內銀杏樹價格“瘋漲”三五成
12月13日上午9:00,記者來到肥西縣三崗村,見到了經營苗木十多年的肥西龍翔苗圃負責人趙龍會。
“路邊種的不是農作物,而是苗木?!壁w龍會的一句提醒,讓記者一行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路的兩邊,一棵棵樹木一字排開。
車輛向前行駛了十幾分鐘,趙龍會指著路邊的四棵大樹介紹:“這就是銀杏,別看現在葉子落了,但個個直徑都在60厘米左右,市場價起碼在10萬?!壁w龍會告訴記者,苗木每年10%-15%的漲幅都是正常的,但從去年到現在,銀杏的漲幅有點讓他摸不著頭腦。趙龍會給記者舉例,直徑20厘米的銀杏,去年上半年每棵賣4000-5000元,今年就飆升到6000-8000元;直徑30厘米的銀杏,去年上半年賣1.5萬,今年沒有2.5萬或者3萬根本買不下來,“價格漲幅在30%-50%?!?br /> 漲的不光是銀杏,國槐、香樟、桂花、紅葉李等其他品種都有不同程度的漲幅。用趙龍會的話說,普通品種都有漲幅,總體苗木漲的比降的多。
2、苗木之險:一場“賠本買賣”折射瘋狂后的反省
“近年來,作為苗木商戶,我們也感覺苗木行情紅火,城市建房修路讓苗木需求量大增、價格也呈遞增趨勢,家里的苗木基本上是隔一天就要發一次貨?!辈稍L期間,趙龍會不時接到前來洽談看樹,或買樹的客戶電話。苗木價格近乎瘋狂地上漲,是不是種苗木就一定能賺錢?
在三崗村,一位苗木公司的經營者對記者的疑問直搖頭,“那可不是任何品種都穩賺不賠的,一個不小心就會判斷失誤?!?br /> 2008年,他憑借自己的經驗,預測到大葉女貞來年價格可能會上漲,于是以每棵0.7元的價格一口氣囤了5萬棵,心里盤算著怎么也能賣1元多一棵??勺屗氖牵^完年之后,連本都保不住,這筆買賣不僅沒賺錢,還虧了1萬多?!?br /> 對于這點,趙龍會也是深有感觸,他以紅葉石楠舉例:30-40厘米高的小苗,今年上半年1元多一棵,現在只賣0.5元。
3、苗木之思:一塊樹根“造型”后身價翻幾倍
“曾經有個山東的客戶從我手里買了一批樹苗,但奇怪的是他的收貨地址卻填著陜西。”說起自己苗圃里的苗木,趙龍會很自豪,但他感嘆有時也會“為他人作嫁衣”。陜西的一位客人急需一批樸樹,慕名找到了山東的一家苗圃,而山東苗圃卻以買家的身份聯系趙龍會并買下樸樹,轉手就賣給了陜西。
趙龍會一開始百思不得其解,后來經人點撥才知道,這一“轉手間”就是利潤點,“比如從我這收購是每棵4500元,但按照山東的行情很可能賣到6000-6500元,輸的是什么?就是知名度和品牌?!币糟y杏為例,叫得響的是江蘇的邳州和山東的郯城,而在“中國苗木之鄉”肥西三崗村,雖然有300多家在做苗木生意,但基本上很少有公司能端出自己的“招牌菜”,大多是香樟、桂花、廣玉蘭等常見樹種。
隨后,記者在一個小型的十字路口,被一株巨大的古樹吸引了,也意外“邂逅”了這棵據說是三崗粗的銀杏古樹。
“直徑95厘米,是去年我從外地運回來的,之前的一棵我賣了35萬,這棵少要40萬?!贝迕裢跖d倫隨后引著記者來到后院,儼然進入了一個小型的原始森林,“你看,這是我收回來的樹根,看上去不起眼,但嫁接成活后再造型,那可就不一般了?!?br /> 一塊樹根收回來的時候價值3萬,經過“造型”、“美容”等,3年后,售價少能達到8-10萬,這是王興倫給記者算的一筆賬,而他告訴記者,苗木行業前景看好,但競爭也日趨激烈,賣苗木就是要走精品路子,學習外地甚至外國的先進經驗和技術。
不僅如此,趙龍會建議,現在合肥苗木公司大多“單打獨斗”,缺乏競爭力和規模效應,未來可以嘗試著把產業集中化,形成合肥苗木花卉的規?;?、標準化、專業化經營。
專家:發展苗木產業不能像“百科全書”
“苗木規模大,從業人員隊伍龐大,營業額大?!辈稍L剛開始,合肥市苗木花卉協會秘書長趙國榮就滔滔不絕地談起了自己眼中三崗村的“三大”,在他看來,三崗村的苗木生產產業做得越來越大,發展也越來越快。
不過,趙國榮也看到了三崗苗木發展的一些“瓶頸”,“苗木花卉品種雜、檔次低,一個品種或一個生產單位的規模偏小?!壁w國榮打趣道,這就是三崗村苗木產業規模又大又小,從整體上看,“中國苗木之鄉”三崗村的規模很大,但從一個公司或苗圃的狀況看,規模又偏小。
是什么束縛了苗木生產擴大規模?趙國榮分析,制約苗木產業進一步向前發展的主要因素是“土地”,土地流轉不能實現,規模化和專業化生產就無從談起,“比如,一個苗農有10畝地,卻要種30個品種,一個品種能有多大的面積?肯定施展不開。”
趙國榮也向記者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未來苗木產業不能像“百科全書”一樣包羅萬象,而是要走專業生產合作社的路子,這樣才能保證苗木產業朝著專業化、規?;?、產業化的方向發展。
苗木價格是否還會高歌猛進
苗木的身價“扶搖直上”,讓不少從事苗木生意的苗農看到其中的商機,從而“趨之若鶩”;然而,隨著種植量的增加,市場供求關系悄悄發生了變化,價格也急轉而下,苗農的買賣虧了本,這是一難。
對于從事生產經營的苗農來說,在僅有的幾畝幾十畝土地上種什么品種直接決定了他們的收入,如果只種植幾種或典型或名貴的樹苗,很可能留不住前來選樹苗的客戶,但如果苗圃里各種樹木“百花齊放”,那又缺乏自己的“招牌菜”,這是二難。
想在三崗村的路邊建成一個苗木標準化示范帶,更好地展現三崗苗木的形象,但卻為土地問題發了愁,在有限的土地上如何“大展拳腳”,這是三難。
以三崗村為代表的我省苗木,今年價格瘋漲的背后,藏著怎樣不能言說的秘密?銷售行情能否一路長紅?本報將邀請苗農、政府以及專家,共同解讀這個瘋狂的苗木。
1、苗木之瘋:一年內銀杏樹價格“瘋漲”三五成
12月13日上午9:00,記者來到肥西縣三崗村,見到了經營苗木十多年的肥西龍翔苗圃負責人趙龍會。
“路邊種的不是農作物,而是苗木?!壁w龍會的一句提醒,讓記者一行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路的兩邊,一棵棵樹木一字排開。
車輛向前行駛了十幾分鐘,趙龍會指著路邊的四棵大樹介紹:“這就是銀杏,別看現在葉子落了,但個個直徑都在60厘米左右,市場價起碼在10萬?!壁w龍會告訴記者,苗木每年10%-15%的漲幅都是正常的,但從去年到現在,銀杏的漲幅有點讓他摸不著頭腦。趙龍會給記者舉例,直徑20厘米的銀杏,去年上半年每棵賣4000-5000元,今年就飆升到6000-8000元;直徑30厘米的銀杏,去年上半年賣1.5萬,今年沒有2.5萬或者3萬根本買不下來,“價格漲幅在30%-50%?!?br /> 漲的不光是銀杏,國槐、香樟、桂花、紅葉李等其他品種都有不同程度的漲幅。用趙龍會的話說,普通品種都有漲幅,總體苗木漲的比降的多。
2、苗木之險:一場“賠本買賣”折射瘋狂后的反省
“近年來,作為苗木商戶,我們也感覺苗木行情紅火,城市建房修路讓苗木需求量大增、價格也呈遞增趨勢,家里的苗木基本上是隔一天就要發一次貨?!辈稍L期間,趙龍會不時接到前來洽談看樹,或買樹的客戶電話。苗木價格近乎瘋狂地上漲,是不是種苗木就一定能賺錢?
在三崗村,一位苗木公司的經營者對記者的疑問直搖頭,“那可不是任何品種都穩賺不賠的,一個不小心就會判斷失誤?!?br /> 2008年,他憑借自己的經驗,預測到大葉女貞來年價格可能會上漲,于是以每棵0.7元的價格一口氣囤了5萬棵,心里盤算著怎么也能賣1元多一棵??勺屗氖牵^完年之后,連本都保不住,這筆買賣不僅沒賺錢,還虧了1萬多?!?br /> 對于這點,趙龍會也是深有感觸,他以紅葉石楠舉例:30-40厘米高的小苗,今年上半年1元多一棵,現在只賣0.5元。
3、苗木之思:一塊樹根“造型”后身價翻幾倍
“曾經有個山東的客戶從我手里買了一批樹苗,但奇怪的是他的收貨地址卻填著陜西。”說起自己苗圃里的苗木,趙龍會很自豪,但他感嘆有時也會“為他人作嫁衣”。陜西的一位客人急需一批樸樹,慕名找到了山東的一家苗圃,而山東苗圃卻以買家的身份聯系趙龍會并買下樸樹,轉手就賣給了陜西。
趙龍會一開始百思不得其解,后來經人點撥才知道,這一“轉手間”就是利潤點,“比如從我這收購是每棵4500元,但按照山東的行情很可能賣到6000-6500元,輸的是什么?就是知名度和品牌?!币糟y杏為例,叫得響的是江蘇的邳州和山東的郯城,而在“中國苗木之鄉”肥西三崗村,雖然有300多家在做苗木生意,但基本上很少有公司能端出自己的“招牌菜”,大多是香樟、桂花、廣玉蘭等常見樹種。
隨后,記者在一個小型的十字路口,被一株巨大的古樹吸引了,也意外“邂逅”了這棵據說是三崗粗的銀杏古樹。
“直徑95厘米,是去年我從外地運回來的,之前的一棵我賣了35萬,這棵少要40萬?!贝迕裢跖d倫隨后引著記者來到后院,儼然進入了一個小型的原始森林,“你看,這是我收回來的樹根,看上去不起眼,但嫁接成活后再造型,那可就不一般了?!?br /> 一塊樹根收回來的時候價值3萬,經過“造型”、“美容”等,3年后,售價少能達到8-10萬,這是王興倫給記者算的一筆賬,而他告訴記者,苗木行業前景看好,但競爭也日趨激烈,賣苗木就是要走精品路子,學習外地甚至外國的先進經驗和技術。
不僅如此,趙龍會建議,現在合肥苗木公司大多“單打獨斗”,缺乏競爭力和規模效應,未來可以嘗試著把產業集中化,形成合肥苗木花卉的規?;?、標準化、專業化經營。
專家:發展苗木產業不能像“百科全書”
“苗木規模大,從業人員隊伍龐大,營業額大?!辈稍L剛開始,合肥市苗木花卉協會秘書長趙國榮就滔滔不絕地談起了自己眼中三崗村的“三大”,在他看來,三崗村的苗木生產產業做得越來越大,發展也越來越快。
不過,趙國榮也看到了三崗苗木發展的一些“瓶頸”,“苗木花卉品種雜、檔次低,一個品種或一個生產單位的規模偏小?!壁w國榮打趣道,這就是三崗村苗木產業規模又大又小,從整體上看,“中國苗木之鄉”三崗村的規模很大,但從一個公司或苗圃的狀況看,規模又偏小。
是什么束縛了苗木生產擴大規模?趙國榮分析,制約苗木產業進一步向前發展的主要因素是“土地”,土地流轉不能實現,規模化和專業化生產就無從談起,“比如,一個苗農有10畝地,卻要種30個品種,一個品種能有多大的面積?肯定施展不開。”
趙國榮也向記者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未來苗木產業不能像“百科全書”一樣包羅萬象,而是要走專業生產合作社的路子,這樣才能保證苗木產業朝著專業化、規?;?、產業化的方向發展。
苗木價格是否還會高歌猛進
苗木的身價“扶搖直上”,讓不少從事苗木生意的苗農看到其中的商機,從而“趨之若鶩”;然而,隨著種植量的增加,市場供求關系悄悄發生了變化,價格也急轉而下,苗農的買賣虧了本,這是一難。
對于從事生產經營的苗農來說,在僅有的幾畝幾十畝土地上種什么品種直接決定了他們的收入,如果只種植幾種或典型或名貴的樹苗,很可能留不住前來選樹苗的客戶,但如果苗圃里各種樹木“百花齊放”,那又缺乏自己的“招牌菜”,這是二難。
想在三崗村的路邊建成一個苗木標準化示范帶,更好地展現三崗苗木的形象,但卻為土地問題發了愁,在有限的土地上如何“大展拳腳”,這是三難。
以三崗村為代表的我省苗木,今年價格瘋漲的背后,藏著怎樣不能言說的秘密?銷售行情能否一路長紅?本報將邀請苗農、政府以及專家,共同解讀這個瘋狂的苗木。